热点

“墨子号”实验首次实现1200公里地面站间量子态远程传输

字号+ 作者:厚德载物网 来源:焦点 2025-07-08 21:26:29 我要评论(0)

中新社合肥5月5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

中新社合肥5月5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墨子号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实验首次实现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据介绍,公里千公里的地面距离为目前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纪录,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站间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量态

远距离量子态传输是远程构建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也是传输实现多种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必要元素。通过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墨子号辅助,量子态可通过测量然后再重构的实验首次实现方式完成远距离的传输,传输距离在理论上可以是公里无穷远。但在实现中,地面量子纠缠分发的站间距离和品质会受到信道损耗、消相干等因素的量态影响。如何不断突破传输距离的远程限制,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利用星载纠缠源向遥远的两地先进行纠缠分发,再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重构,是实现远距离量子态传输的最可能路径之一。然而,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光子在大气信道中传播后,实现基于量子干涉的量子态测量是非常困难的。

2016年,随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墨子号”平台为量子通信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纠缠分发资源。为了克服远距离湍流大气传输后的量子光干涉难题,实验团队利用光学一体化粘接技术和量子隐形传态方案等,在相距1200公里的云南丽江站和德令哈地面站之间完成了远程量子态的传输验证。

该工作为未来构建全球化的量子信息处理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吴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2025-07-08 21:12

  • TAI CHEUNG HOLD发盈警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90万港元同比亏转盈

    TAI CHEUNG HOLD发盈警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90万港元同比亏转盈

    2025-07-08 19:55

  • 上海多家银行排队爆满,老人凌晨2点就来排队,5点就没号!银行每天放号40个,员工无奈:我们天天加班

    上海多家银行排队爆满,老人凌晨2点就来排队,5点就没号!银行每天放号40个,员工无奈:我们天天加班

    2025-07-08 19:19

  • 选择为什么重要?任泽平:20年前你选择买房还是买车就是两种命运

    选择为什么重要?任泽平:20年前你选择买房还是买车就是两种命运

    2025-07-08 18:4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