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持 银行竞相发行金融债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近期,政策债银行金融债发行按下“加速键”。加持竞相金融短短几日,银行、发行、政策债、加持竞相金融、银行等相继发布公告称获准发行金融债券。发行
Wind数据显示,政策债今年8月,加持竞相金融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合计规模高达4371亿元,银行创下年内发行新高。发行其中,政策债商业银行贡献最大,加持竞相金融当月商业银行累计发行27只债券,银行规模合计2863亿元,环比上涨499.39%,发行规模占比高达逾六成。
据了解,此前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须同时获得央行的行政许可和银保监会的批复。而近日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修改部分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进一步优化了银行发债审批流程。
业内分析认为,《决定》的发布有利于金融债的发行,进而助力经济企稳。而这将促进银行改变负债结构,改变短期负债占比过高的问题,预计后续金融债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节奏也会明显加快。
规模创新高 发行利率低
9月26日,郑州银行发布《关于发行金融债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公告》表示,该行近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
在此之前的几天中,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张家港行等均发布了获准发行金融债的相关公告。一时间,业内对金融债讨论热度上升。
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金融债券是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据了解,银行发行的除一般金融债外,还有小微、三农、绿色、双创等特色金融债,以体现对特定领域的专项金融支持。
近年来,银行金融债市场不断扩容,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在内的各类型主体都发行过金融债。
今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债活跃度持续提升。研究部分析指出,2022年6月后,金融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均有明显回升,8月分别达到10116亿元和5850亿元,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东方金诚研究分析认为,8 月金融债发行数量继续上涨,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主要系受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资金补充节奏加快影响。当月金融债共发行 101 只、4371.00 亿元,环比分别增长 9.78%和 133.42%,净融资额为 2676.70 亿元,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创年内新高。
谈及银行发行金融债增加的原因,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表示:“在监管层面下调1年期和5年期LPR、引导银行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的背景之下,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8.28万亿元,恢复同比多增态势。在信贷投放的推动下,资产负债规模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重要的商业银行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之一,发行金融债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也为将来银行增加长期稳定资金供应提供了助力。”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这主要反映了商业银行融资需求上升。“尤其是对于融券渠道相对窄的部分中小银行,对银行来说,通过发行金融债融入长期限资金,有助于增强中长期贷款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助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目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融资成本相对低,也是一个推动因素。”
从利率方面看,东方金诚研报显示,8 月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债发行利率环比下行,发行利差收窄。8 月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面延续宽松态势,MLF 和 LPR 利率下调推动资金利率保持低位运行,但中下旬受 MLF 缩量续作及跨月因素影响,资金利率小幅回升。当月金融债发行加权平均利率为 2.81%,环比下降 24BP。
流动性充足 中小银行竞相布局
金融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资本补充的资金,还可以为其提供稳定的负债来源。
展望未来金融债市场,业内分析认为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债发行利率低位运行,未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发行将提速。
8 月 22 日,中国人民银行座谈会曾提出,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东方金诚预计,在经济修复和政策发力作用下,叠加 LPR 下调效用显现,信贷需求将进一步修复,社融数据将继续改善。
9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提出,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的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经济发展。
东方金诚认为,财政支出加大将对市场流动性形成支撑,同时央行将适时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以呵护流动性,流动性将保持较为充裕水平。
在社融数据将继续改善,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的背景下,业内认为,金融债发行利率低位运行,未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发行将提速。
“从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实体融资需求回暖;国内部分中小银行融资压力较大,以及市场利率维持相对低位等方面看,预计金融债券发行人旺盛,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相对活跃。”周茂华表示。
在金融债发行主体大军中,以城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正成为主力军。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23日,商业银行共发行184只债券,其中有70只是城商行发行,占比最高。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投资者如何选择投资是关键。
从银行金融债持有人结构方面看,兴业研究在今年年初对银行金融债投资策略分析中指出,银行表内自营的比例在56%,基金、银行理财等资管占比合计44%。
在李晔林看来,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可比产品,银行金融债发行主体的信用基础良好。对于投资者而言,相比于同期限的其他企业债券,银行金融债相对投资价值更高。另一方面,银行金融债具有一定的收益优势。“虽然当前的金融债利率处于历史较低区间,但是相比于同期限的城投债、产业债和中期票据等,并没有较大的利差出现,叠加金融债在资本占用、税收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仍具有相对投资价值。”
有投资就有风险。李晔林提示道:“当前,投资银行金融债最需关注的风险仍然是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随着金融债票息的下降,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可能增加。二级市场的活跃度也可能对金融债投资者的短期交易需求带来一定限制。”
周茂华也提醒投资者:“由于金融债发行主体资质好,投资银行金融更多是关注市场风险,利率波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9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修改部分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对银行发债审批事项主要提及两方面:取消募集发行非资本类债券的行政许可,改为应在非资本类债券募集发行后10日内向银保监会或所在地省级派出机构报告;明确了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相关机构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具体工具品种、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机构应于批准后的24个月内完成发行。
在政策优化之下,未来银行金融债发行的规模和节奏都将进一步提升。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非资本类金融债发行无需再经过银保监会审批,政策将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的审核效率。后续金融债发行将由央行核定额度,实行年度余额上限管理。在金融债储架发行制度落地后,预计将促进银行改变负债结构,改变短期负债占比过高的问题,预计金融债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节奏也会明显加快。
李晔林也预计:“由于短期内商业银行信贷资本消耗强度无明显减弱,加之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的正式实施进入倒计时,我国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完善、资本监管力度增强的态势将持续,因此将来银行金融债的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加大。”
(责任编辑:探索)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财联社11月22日电,欧盟立法草案显示,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提案暂时没有实际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牙茅”600763.SH)拟控股300550.SZ)。5月15日晚,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7.69亿元的价格受让杭州磐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详细]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近九成收入来自华南地区,宏景科技业务本质或为系统集成商,技术含量有待考证,且账龄结构出现恶化迹象。本刊特约作者 钟正/文经历了三轮问询之后,宏景科技终于过会,并于4月29日发布创业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加基金股市周报:10月经济数据再走弱,债市波动影响权益市场
上周A股走势维持震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6.15%)、传媒+5.12%)和计算机+3.86%)居涨幅前三,煤炭-5.82%)、有色金属-5.29%)和电气设备-3.50 ...[详细]
-
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宣布中央决定:陆进、解冰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 ...[详细]
-
2022年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
中国信通院CAICT一、国内手机市场总体情况2022年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其中,5G手机1618.5万部,同比下降4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4%。2 ...[详细]
-
按照贷款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若住房贷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每月的月供将减少近120元,利息总额将减少约4.3万元文|《财经》记者 严沁雯编辑|袁满“重磅消息,房贷利率要降了 ...[详细]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继银行、证券、基金之后,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令枪终于打响。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11月21日,银保监会向人身险公司下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 ...[详细]
-
5月16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并没收已过期的1瓶已开封牛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