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港股呈现缩量调整 料短线行情以重个股、轻指数为主
11月21日,中泰主港股大盘缩量回调,国际港股个股下跌336点或1.87%,呈现收报17,缩量数655点。调整恒生科指下跌2.96%,料短收报3,线行631点。情重轻大市成交金额减少1,中泰主102多亿港元,国际港股个股港股通录得47.17亿港元的呈现净流入。总体上,缩量数港股大盘在经历月初以来的调整急速上涨后,估值已经被大幅修复,料短部分投资者开始呈现获利需求,线行指数冲高的难度增加,大幅上行需要更进一步的催化剂,加上美元指数似乎在筑底反弹,均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幸好,港股呈现缩量调整,反映沽压并不大,料短线行情以重个股、轻指数为主。尽管经济最坏情况大概率已过,但近期内地个别地方疫情反复,或会导致经济恢复节奏一波三折,而地方政府如何精准掌握防疫优化20条更是关键。中期而言,优化防疫对经济的利好将会逐渐反映出来,但短期而言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将会导致股市持续波动。
盘面上,可选消费及科技股录得较大的调整幅度,其中金沙中国(1928 HK)及(6862 HK)分别下跌7.8%及7.1%,是跌幅最大的两只蓝筹,主因内地疫情反复影响公司业务的恢复节奏,但是防疫优化20条将会降低疫情对公司业务的波动性,而欧美地区的经验显示可选消费在放宽防控后会有巨大的修复空间。
根据过往港股触底的经验,我们统计了自2008年以来共六次明显熊市,发现恒生指数均出现“W”型的见底形态,第一个底往往是流动性出清后,空头回补,投资者情绪修复带来的反弹。反弹幅度介11.1%-47.8%不等,其中2008年的一次反弹了47.8%。第二个底则是由于反弹后基本面兑现不如预期造成的二次回调,第二个底高于第一个底1.5%-8.9%不等。两个底部大约相隔1.5至2个月左右,而08年金融海啸则相隔6个月左右,因此我们预计港股于12月至明年第一季仍有第二次触底的机会,这亦是布局港股的黄金窗口。
央行最新维持1年期及5年期LPR利率不变,符合我们预期,主要是由于作为LPR的锚MLF利率无变,而且11月先后出台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以及银保监与央行出台支持房地产16条,房地产市场进入政策效用观察阶段,短期无太多下调MLF利率的急切性。此前央行对一年期MLF进行缩量平价续做,体现市场流动性充足,而且11月以来央行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因此央行无需要再额外提供更多流动性。当前内地面对流动性淤积的问题,宽货币未有效宽信用,主要是居民部门及企业部门信心不足,我们认为防疫优化20条及房地产16条或能够逐渐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成效。
(责任编辑:知识)
-
最容易中签新股?年内首只券商新股来了,本周还有7只申购,多家是行业龙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周8只新股来袭。根据新股发行安排,本周有8只新股申购,包括创业板新股3只、科创板新股1只、北交所新股2只、沪深主板新股各1只。将于周二打新,成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要完全收购,全球首富恐怕要再次出售股票!如果按照马斯克提出的54.20美元/股的价格,马斯克共需要430亿美元才能将Twitter完全收入囊中。不过,Twitter董事会正在考虑采用“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题:精准发力,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新华社记者魏玉坤、王悦阳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要精准发 ...[详细]
-
中新财经4月15日电 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网站同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针对此次降准的目的,央行有 ...[详细]
-
新华社上海11月23日电记者郭敬丹)禁止群租,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23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以地方立法 ...[详细]
-
【环球网快讯】据俄新社15日最新报道,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梅德韦丘克的妻子奥克萨娜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奥克萨娜称,自己收到了死亡威胁。俄新社:梅德韦丘克妻子称有人对自己发出死亡威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3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15日报道 据路透社伦敦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周五报道称,俄罗斯警告美国,如果华盛顿继续武装乌克兰,将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华盛顿邮报》援引俄罗斯在致美国的外交照会中的话说:“我 ...[详细]
-
央行降准如期而至,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本次降准是全面宽松与结构化宽松相结合,给城商行支持的区域中小企业以及农商行支持的涉农企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宽松支持,短期来看,也会对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推出“亚健康体”保险、布局康养生态圈……多重压力下,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正迎来一轮创新热潮。以往,“次标体”客群往往只能通过加费、除外承保等方式优先选择保险产品,且容易出现拒保、延期承 ...[详细]
-
把事关市民安康的民生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李强检查就医配药服务保障情况
付出更加细致努力,克服当前困难,做到“应诊必诊”,压实首诊负责制。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今天4月15日)在连锁药店、医疗机构检查市民群众就医配药服务保障情况时指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