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外媒渲染中国核酸检测“环境风险”,中方驳斥:所有医废均已得到妥善处置

字号+ 作者:厚德载物网 来源:知识 2025-07-09 12:30:57 我要评论(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单劼  陶明阳  尹野平】近日有外媒报道称,中国开展的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正造成一场生态危机”——包括棉签在内的大量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存在“处置不当”的风险,会给环境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单劼  陶明阳  尹野平】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环境风险中国开展的外媒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正造成一场生态危机”——包括棉签在内的大量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存在“处置不当”的渲染风险,会给环境和民众的中国中方健康“构成威胁”。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23日就此问题在独家回应《环球时报》记者问询时表示,核酸我国的检测均已医疗废弃物常规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包括核酸检测废弃物在内的驳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需求。当前,医废所有的妥善医疗废弃物均已得到妥善处置,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处置

“身着防护服的环境风险医务工作者每天用塑料棉签戳进数百万人的喉咙,这导致垃圾箱里堆满了医疗废弃物,外媒这已成为‘动态清零’总方针给环境和经济造成的渲染新负担。”法新社等外媒近日轮番从“清奇”的中国中方角度对我国的防疫政策妄加指责。法新社在报道中称,核酸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造成的医疗废物之多,在人类历史上几乎前所未见,而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又会带来新挑战,目前中国每天会新增几十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阳性病例的增加会附带产生一些被感染的检测试剂盒、口罩和个人防护装备。报道还对中国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提出质疑,称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废弃物处置系统一直“不堪重负”。而医疗废弃物激增极有可能会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对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当”,例如将医疗废弃物“直接倒在临时的垃圾填埋场”。

在23日上午举行的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对中国目前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以回应相关质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环球社评: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环球社评: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2025-07-09 11:57

  • 交通运输部: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交通运输部: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2025-07-09 11:39

  • 星期六:实控人和董事长倡议全体员工增持公司股票 期间若亏损全额补偿

    星期六:实控人和董事长倡议全体员工增持公司股票 期间若亏损全额补偿

    2025-07-09 10:32

  • 俄媒:美议员及专家警告,继续向乌提供武器,美武器储备可能几个月内耗尽

    俄媒:美议员及专家警告,继续向乌提供武器,美武器储备可能几个月内耗尽

    2025-07-09 10:0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