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 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 麦静
2018年9月,基金基金国内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诞生,麦静目标采用FOF形式运作,养老养老以追求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增值为目标。日期9月13日,助力站式养老目标基金即将迎来获批四周年。实现近年来,基金基金养老FOF基金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麦静目标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养老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日期代表性产品之一。日前,助力站式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静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实现分享了关于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基金投资观点。
2016年,麦静目标博时基金成立多元资产管理部,养老养老专门负责FOF投资。目前多元资产管理团队共10人,团队成员平均投研经验6年,在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优选方面经验丰富。
博时多元资产管理部搭建了比较全面的养老目标FOF投研框架,包括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两个方面,资产配置涉及和产品定位相关的战略配置层面——即考虑产品投资期限、风险层级等约束后设定的产品配置中枢(含下滑曲线设计)、和宏观环境及资产动态比价相关的动态配置层面和以应对市场为主的战术配置层面;基金筛选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科学的分类为主,挖掘各领域真正具有alpha的主动基金和能够匹配投资策略的其它各类基金。
Q:养老目标基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对中国养老产业带来哪些助力?
A: 养老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者长期回报的关键因素,能够提供专业资产配置服务的养老目标基金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家的养老投资需求。例如目标日期基金,一方面动态地考虑了不同退休年龄人群在生命不同时期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到退休时累积资金的确定性,对应设计了权益配置比例随着时间逐步降低的资产配置方案,可谓提供了养老理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退休年份即可较为简便地匹配上更多投资者需求。
Q:虽然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账户的细则尚未出台,但不少基金已在筹划相关产品。这几年公募积极布局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FOF产品比较适合养老金投资?
A: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养老FOF是基于这是一片蓝海的判断,一方面参考美国养老FOF在相关制度推动下的快速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国内确实也有非常广泛而迫切的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投资由于其长期的特性,难免需要经历市场起伏周期和产业结构变迁,要求资产配置和涉及各类资产的投资能力都需要兼而有之,而再优秀的基金经理其能力都是有边界的,或者说每一个基金经历都有更为擅长或者不太擅长的领域,而FOF能够通过FOF基金层面的专业资产配置,叠加底层基金在各个领域优秀的投资能力,以期达成更好的长期投资效果,满足投资者养老投资需求。
Q:在您看来,养老目标基金未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创新方向?
A: 一是费率方面,作为服务养老理财需求、具有社会价值的养老目标基金,在费率上可以采用更低的基础费率,同时探索与投资者利益高度绑定的超额收益浮动费率机制,形成投资人和管理人共赢的良性循环。
二是收益平滑机制,由于养老目标基金投资期限较长,期间承受一定波动通常对应更好的最终投资回报,因此到期期限较长的养老目标基金的权益配置比例不低,这样一来,虽然最终投资效果较好,但过程中的波动对投资大众来说可能也存在煎熬。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平滑机制,在维持基本相当的最终回报的同时适度平滑期间波动,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有利于让更多波动相对敏感的投资者接受养老目标基金,最终获得更好的养老投资效果。
三是目标日期基金转型后的运作模式,养老投资并不是到退休即完成而是可以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因此目标日期基金通常会转型为较低风险层级的养老基金,转型后基金可以探索通过不同配置方案确保资金的购买能力(抗通胀)并且通过分红方案满足退休后投资者的现金流支出需求,真正做到一站式无忧养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