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网

“身心健康”一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但“金融健康”是什么呢?大家也许会感到新奇。6月29日上午,由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联合指导,广东省金融消费权

2022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 倡导树立“金融健康”新观念

“身心健康”一词大家都耳熟能详,金融健康但“金融健康”是中国什么呢?大家也许会感到新奇。6月29日上午,财经倡导由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素养树立深圳市中心支行、教育举办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高峰广州广东银保监局、论坛广东证监局联合指导,新观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主办的金融健康以“树立金融健康与韧性观念 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汇聚海内外、中国大湾区专家,财经倡导深入探讨“金融健康”问题。素养树立

人民银行消保局尹优平副局长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教育举办金融健康是高峰广州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论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追求的新境界,推动国民金融健康建设,对于破解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李思敏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倡导和树立金融健康观念,可以让广大的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群体,更好运用金融知识、科学使用金融工具、合理采取金融行为来达到良好的财务状况,有效管理日常的金融活动。她呼吁:一是全面加强金融健康规划,健全金融健康状况监测、评估体系,倡导金融健康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二是努力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扎实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三是全面促进国民金融素养提升,不断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消费者提升改进生产生活和防范风险的金融能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论坛发布了《关于树立金融健康观念,强化金融韧性建设的倡议》。《倡议》提出,金融活动已深入渗透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保护和帮助社会个体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提升其利用金融服务和产品,保持并增长财富、应对各类风险事件冲击的能力,对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乡村振兴,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和作用。为推动社会大众提升对金融健康的了解和重视,增加金融能力和素养,实施正确的金融行为,达到并保持金融健康的状态,提出五项倡议:一是加强金融健康理论研究,积极向社会大众提倡、普及金融健康观念。二是明确金融健康作为普惠金融的一个高级形态,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相关群体的金融健康与福祉。三是推动金融健康的社会共建。将金融健康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知识体系,提供多种渠道,汇聚社会力量推动财经金融知识在校园普及。将金融健康建设纳入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容,把社区作为金融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深入社区开展金融健康教育工作。四是金融机构在促进国民和社会金融健康上发挥主力军作用。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符合促进客户金融健康的原则,引导负责任的金融行为。利用数字科技和创新,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普及性。五是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不断提升国民金融能力,促进国民金融健康水平。高度重视老龄人等特定群体的金融健康教育和金融能力,切实保障特定群体的财务稳健和金融安全。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主题演讲和圆桌交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张红川、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黄进、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金敏超、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办公室主任梁极5位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应邀作主题演讲。此外,围绕“金融健康与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话题,澳门培正中学陈敬濂副校长、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传讯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尚擎红、孙芳滔行长助理、益宝计划创始人周玲、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智慧财金系肖英姿主任、Visa中国企业传播部高级总监兼普惠金融及教育负责人王东等6位嘉宾通过线下+线上连线的方式进行了圆桌对话,共同为“树立金融健康与韧性观念,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交流互见,分享经验。

据悉,金融健康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FSI)于2015年提出。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会于2021年7月发布了《全球金融健康白皮书》。金融健康的理念聚焦于各类社会个体有关财务与消费、债务与信用、资产积累与保险保障等处于良好运行的状况,保持金融韧性,具备应对风险冲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多重困难,广大中小微企业遭遇巨大的社会困难,很多人面临财务困境的时期,正是大家学习、了解金融健康的理念、内涵,确立金融健康意识的好时机。论坛在新华社、网易、新浪微博、哔哩哔哩、优酷、爱奇艺、虎牙、微赞等平台同步直播,观看总人数超过265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社会大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 2025. sitemap